武汉法官高效调解 助农民工安“薪”过年

2025-02-11

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11日电 (姜泰阳)春节上班后的第一周,一份从河北寄来的“特殊包裹”送到了百步亭社区法庭,里面是三面承载着浓浓谢意的锦旗。电话那头,农民工老陈发自肺腑地感谢道:“周法官新年好!本打算年前就来送锦旗的,但人在外地,只能邮寄给你们表达我的谢意。”

鲜红的锦旗和真挚的话语背后,是老陈安“薪”过年的期盼得以实现。

三年前,老陈从外省来到武汉,在包工头李某承包的几个项目工地上做工,项目渐渐收尾,老陈盼望团圆的心也愈发强烈。然而,工程竣工了,自己的工资却没了音讯,老陈期待的心一下子落空,随后将对方起诉到了法院。

正值岁末年关,时间紧迫,怎么样才能化解矛盾纠纷,让老陈安“薪”回家过年?承办法官周静收到案卷的第一时间就赶紧忙碌起来。

在仔细阅卷、逐一联系询问后,周静了解到,双方对拖欠劳务费一事无异议,但对款项金额及付款期限存在争议。核心问题在于,双方的劳务关系持续时间较长,材料费和劳务费存在交叉混同、账目不清等情况,举证质证无法一次性完成,需要双方耗费较长时间与精力核对才能确认具体金额。

考虑到目前二人已各自辗转至外地务工,为快速化解纠纷,减少双方当事人诉累,在征询原被告同意的基础上,周静迅速采取线上调解的方式,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远程调处案件。

一份份清单、一张张单据,一通通电话、一条条微信……在反复沟通和协调下,双方账目逐渐清晰,周静仔细复核确认,终于引导双方当事人对劳务费金额达成了一致意见。

“老陈一个人打工不易,他跟你干了几年,拖欠的工资你理应及时支付给他。”

“马上过年了,李某也不是故意拖欠,咱们尽量想办法圆满化解矛盾。”

在周静的耐心释法说理后,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李某承诺在春节前一次性付清劳务费等5万元,老陈打开心结欣然应允。

农历小年,周静电话回访案件履行情况,老陈高兴地说:“刚刚收到银行的短信提醒,钱到账了!”听到老陈喜悦的声音,周静也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新年。(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