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商界人士:参与河套、前海合作平台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025-02-12

中新社香港2月11日电 (记者 戴梦岚)多位香港政商界人士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简称“河套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简称“前海合作区”)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平台,香港未来要全力参与两个合作区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并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错位发展,共建国际一流湾区。

2月8日至10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河套合作区、前海合作区和盐田港进行调研。

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陈国基11日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媒体时强调,调研期间夏宝龙对于未来香港经济或金融领域如何尽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出明确要求。他相信这些要求对香港未来如何充分利用好北部都会区和河套合作区,有很大帮助和启发。

“河套、前海合作区是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融合发展的关键区域。”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说,国家或可考虑在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设立高端国际实验室,吸引资源聚集,并协助内地创科企业在香港拓展“中试”功能,联合香港与内地大学、科研团队及企业,合力促进大湾区内产学研对接及成果转化。他特别提到,港深两地可着力建设协同创新机制,吸引更多龙头创科企业落户河套,加速建设世界级创科园区。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冼汉迪称,香港通过参与河套合作区、前海合作区这些重大合作项目,能更好地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自身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激烈,期待香港在中央支持下,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表示,中央高度关心和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河套合作区和前海合作区关系香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是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抓手。香港各界应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加快建设两个合作平台,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

香港航商总会主席赵式庆指出,香港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错位发展,共同提升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他举例说,去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推动香港发展成为高质量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内地绿色能源技术成熟,香港可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与广州、深圳等地港口分工协作,打造绿色能源生产、储存、贸易、加注供应链。(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