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税”力量助力文化产业绽新颜

2025-02-22

这里是赣州,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古色文化相互融合,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图景。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4年赣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3亿人次,较2023年增长15%;接待国内游客总花费达1200亿元,较2023年增长13%。在2025年春节假期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全国城市TOP30榜单中赣州强势跻身,位居第21名,文化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赣州税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政策精准落实、服务全面优化到风险有效防控,为文化产业筑牢根基,助力其释放无限活力。

 税润文旅,传承革命精神

每逢假期,瑞金、于都等地的红色旅游景点便热闹非凡。白天,游客们在红井革命旧址群参与“红运当头‘井’上添花”互动演绎,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夜晚,走进长征大剧院,沉浸式观赏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碰上假期游客高峰期,我们宾馆酒店的入住率高达90%,发票使用量激增。”于都县长征宾馆财务负责人刘芳说道。

旅游市场的火热带来了增收,发票开具、税费申报等业务也随之增多。据统计,2024年于都县住宿餐饮开票超14万份,相关从业经营户数同比增长1.84%。为助力县域文化旅游充分把握旺季机遇,赣州税务部门在税企交流群设立专属预约通道,通过“绿色通道”快速为景区办理发票领用等业务,大幅节约其办税成本,帮助景区轻松应对营业高峰期。

为提升游客体验,优化旅游服务流程,赣州税务部门与瑞金市文旅集团紧密合作,推动旗下所有景区购票程序嵌入发票申请功能,打造出集景区预约、购买服务、开具发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购票小程序。游客通过手机即可轻松完成一系列操作,既避免线下排队购票、开票的烦琐,缓解景区入口人流拥挤状况,又提升景区运营效率,推动红色旅游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大步迈进。

 政策找企,绽放民俗魅力

赣州税务部门应用税收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商户进行“精准画像”,采用“智能推送+送策上门”双轨模式。线上依托征纳互动平台精准分析企业需求,智能推送适配的税惠政策,实现政策精准推送;线下开展“税法进企业”“税宣进集市”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政策送到企业和商户身边。

“酿酒我们是专业的,但经营报税却让我犯难,幸好税务部门一路以来的支持,定期推送税收优惠政策,让我们能安心传承技艺,开发新产品”。杨村古酿品牌创立者赖敏蒋表示,“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近两年我们累计节省近九万元,这为我们企业下一步打造更多特色米酒产品增添助力。”她的太平堡酒业有限公司秉持千年传统古法酿造米酒,陆续推出桑葚米酒、玫瑰米酒、百香果米酒等新品,深受市场青睐。如今,龙南客家米酒已形成上亿元的投资规模。

安远三鲜粉、定南酸酒鸭、寻乌传统酸菜腌制技艺……赣州传承的传统技艺数不胜数。

“以榫为兵、点卯为将,心中的沟壑,来点燃奇思妙想”央视热播动画《天才小鲁班》让南康传统工匠技艺走进大众视野。动画出品方功夫动漫有限公司从福建迁至赣州后,赣州税务部门第一时间送上新办企业税费优惠政策礼包。“近三年,我们享受税收优惠减免达373万元,给了我们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信心,”公司负责人张紫莹说。

 以税护航,守护历史记忆

了解一座城市,从博物馆开始!随着“博物馆游”热潮兴起,赣州税务部门聚焦税收风险“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纠偏”,创新推出“数说风险”预警动态等服务举措,定期为文旅企业制定并推送“风险体检单”,列举企业需要关注的重大风险及热门问题,辅导企业进行核实、更正,持续完善风险发现、风险提醒、风险防范机制,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数据显示,2024年江西客博院景区接待游客超37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近4倍。

“拓展新业态过程中,涉税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按照国家规定我们能享受一些免税政策,但是申报过程中可能会对免税收入与应税收入的政策把握不准确。”江西客博院副院长钟江平坦言,但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规范了捐赠赞助、场地租赁和文化服务等收入的分别核算,避免了收入申报风险,还在税费政策红利的加持下打造了‘客家印象’特色文创,成为吸引游客的爆款产品。

假期里,赣州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样热闹非凡。平固街文化街区江背炸米果、兴国鱼丝、客家米酒等铺位人头攒动,世客街内鱼灯舞、折扇舞、采茶戏等传统歌舞节目和各类街头演唱会争奇斗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市民前来参观游玩。

为服务好文化街区内庞大的个体工商户群体,赣州税务部门组建专项服务团队、设立业务咨询室,为商户提供系统化辅导与服务,为企业合规经营和文化街区的繁华提供了保障,也为客家古建筑和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郭小钰 丁慧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