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带火了新疆文旅市场。这部电视剧取材于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全剧围绕新疆阿勒泰少女李文秀的成长历程,和她对文学梦想的追求,通过描述家乡之美以及她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传达热爱家乡、向往自由、追求梦想的主题思想。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是影视行业一次里程碑式的大胆实践,该剧成功地将散文集改编为电视剧,具有较高的难度。全剧以民族风情、牧民生活为底蕴,以西北地貌、草原牧场为舞台,将文学作品中的意识流用影视语言表达出来,通过事件发展和人物成长进行立体叙事,激发观众对阿勒泰地区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结合当下文艺作品的流行趋势,《我的阿勒泰》的改编,从叙事风格和传播策略两方面讲,都迎合了当下的热潮,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影视化创作、地方文旅推介等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原著的文学叙事风格
散文集《我的阿勒泰》创作灵感来自作家李娟本人的生活感受。李娟成长在兵团,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她在行文叙事上有着鲜明的西北文化风格。这部散文集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通过主人公李文秀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她在大城市与家乡阿勒泰之间的生活落差、情感变化以及对家乡的重新认识和珍视,故事真实、贴近人心,有很强的代入感。
在这部散文集中,主人公李文秀对家乡的情感、对母亲的依赖、对哈萨克族少年巴太的友情以及对文学的热爱,都被细腻而真实地描绘出来。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让读者能够深入体会作家李娟的内心世界。从草原来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到草原,这部散文集像一曲城市与山水之间的灵魂交响。
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借景抒情,巧妙地将阿勒泰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相结合。风景不仅仅是背景,还是推动故事发展、加深人物情感的重要因素。书中有大量对阿勒泰草原、雪山、河流等自然风光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新疆的壮美景色,也寄托着作家李娟对家乡的热爱。
电视剧的叙事风格
该剧将镜头焦点投向牧民的日常生活,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具有中介性质的小卖部以及女性的独特视角,逐步展现北疆牧区人民的生活场景。剧中巧妙地融入轻喜剧元素,让观众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成为剧中人物忙碌生活中的一丝慰藉。主人公李文秀一家人在小卖部的生活、与当地牧民的交往等情节,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将观众带到北疆大地上。剧中展现牧区人民的淳朴美德、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联系,让观众重温了单纯的生活状态与人际交往。
剧中的时间逻辑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由牧民节律性活动驱动的叙事时间,如主人公李文秀跟随牧民的季节性迁徙;二是时间递进中的传统坚守。在剧中,城市与自然、现代与传统、现实与理想,构建了丰富的戏剧张力。这些价值冲突在人物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剧情紧凑而富有深度。通过李文秀等人物的经历,展现了他们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如何找寻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与内心和解。
该剧紧扣当下社会心理,尝试将观众带回一种纯真恬静的原始状态,去感受那些时代发展洪流中被忽视与遗忘的情感,为现代观众提供了针对性的“疗愈手段”。
文旅传播策略
《我的阿勒泰》不仅在文学界获得了认可,还在影视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该剧入围第七届戛纳电视剧节最佳长剧集竞赛单元,并获得国内外观众和影评人高度评价,通过社交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媒介平台广泛传播,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和讨论。
剧中深刻而动人的话语、如画的壮美风光,激发了观众前往阿勒泰地区旅游的热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电视剧播出后,白哈巴村的民宿预订量大幅增加,旅游人数显著增长。同时,围绕“文学+影视+文旅”的联动模式,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和深度的内容挖掘,也有效地提升了作品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实现了文学影视作品与旅游双向赋能。
该剧利用阿勒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影视作品与旅游目的地相结合进行营销,这种结合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结合该剧的推广周期,当地推出文旅联动计划,爱奇艺、花城出版社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共同推出“文旅合作新生态”,探索进一步合作。通过影视剧、综艺植入等方式,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符号,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张凤侠小卖部”“巴太树”等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李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