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2月16日电 新学期伊始,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以多场别开生面的“安全公开课”拉开春季开学护航行动的序幕,执法人员携手八一学校的学生代表,走进学生用品销售门店和校园食堂,通过“沉浸式”执法体验与科普实践,为学生筑牢消费安全与食品安全防线。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携手学生代表,走进学生用品销售门店和校园食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筑牢消费安全与食品安全防线
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学生代表在家长的陪同下跟随执法人员“边检查边学习”,了解学生用品安全知识。“作业本纸张并非越白越好,过白可能添加了荧光剂”“橡皮擦要选择无刺鼻气味的”“书包尽量选择简单实用的,避免存在过多塑料制品造型,防止增塑剂超标”……执法人员现场对文具的标识标签、材质安全、3C认证等逐一检查,指导家长通过“一看二闻三触摸”快速识别隐患产品。
“家长在帮助学生选购用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时查看产品标识,避免买到‘三无’产品。如果通过线上渠道购买,也要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注意查看商家资质,避免因低价诱惑而购买到劣质产品。”执法人员现场提示。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携手学生代表,走进学生用品销售门店和校园食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线上购买学生用品。据了解,为规范线上学生用品市场,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督促辖区内电商平台严格落实入网经营主体资质审核义务,并指导平台加强内容池建设,优化功能限制,完善“青少年模式”,在该模式下,平台将关闭充值、打赏等功能,限制使用时长,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或进行不当消费。家长在相关平台上应主动开启“青少年模式”,并加强对自有上网设备和支付密码的管理,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安全。
活动现场,执法人员邀请了专业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针对家长提出的学生用品相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和家长踊跃参与提问。“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如何选购安全的学生用品,也增强了孩子的安全意识。”一位家长表示。
此外,执法人员还带领学生和家长走进一家眼镜店,对眼镜计量验光设备进行检查,重点查看焦度计、验光仪、验光镜片箱等关键计量器具是否有强检标志并在合格期内,确保学生配镜安全,把好学生用品“安全关”。
护航开学“第一餐”
为做好学校食堂的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就餐环境,海淀区城管执法部门对学校食堂的燃气安全进行全面摸排检查,为学校开学“第一餐”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海淀区紫竹院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燃气公司来到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对学校食堂的燃气设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专项检查。检查内容涵盖了燃气管道的铺设与维护、燃气设备的安装与操作规范、燃气报警系统的有效性与日常维护等多个方面。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排查了管道老化、锈蚀、泄漏以及违规改动等行为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还针对燃气炉具、阀门等关键部位进行深入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且安全可靠。
执法人员表示,近日,我们对辖区内5所中小学及7所高等院校食堂的燃气安全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为学校食堂开复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后续将持续关注学校食堂的燃气使用情况,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构建学校燃气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开学后都能享受到安全、健康、美味的“第一餐”。
下一步,海淀区城管执法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学校食堂燃气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燃气安全意识,护航校园更加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