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15日电(叶艺琳)“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筛查已成为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近日,在福建省两会期间,福建省政协委员、省肿瘤医院院长孙阳表示,当前,福建省癌症早筛体系建设与发达国家或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
福建省政协委员孙阳。受访者 供图
孙阳介绍,根据2014-2023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福建省癌症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最新人群癌症标准化发病率为225.09/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省癌症人群5年生存率为43.8%,其中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生存率分别为49.3%和37.9%,存在较大差异。常见的肺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32.7%、34.5%、24.1%和15.6%,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癌症疾病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当前,福建省在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和成效尚显不足,公众对于恶性肿瘤早筛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仍有待提升;同时,福建省恶性肿瘤筛查服务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地区筛查机构数量不足、筛查服务质量不高、筛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也有待提高。”孙阳说道。
根据《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推进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福建省将依托各地市、县(市、区)肿瘤诊治能力较强的医院建设9家市级肿瘤防治中心和至少 34 家县域肿瘤防治中心。
“依托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能有效完善肿瘤早筛体系的建设。”孙阳表示,建设省、市、县(区)三级癌症防治体系是完善全省恶性肿瘤早筛体系建设的关键,县(区)级面对广大的基层群众,应作为建设的重点。
此外,孙阳还建议要加强健康教育,针对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福建省居民常见癌种,做好高危人群筛查评估管理。结合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分层分类的宣传策略,确保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及其下级医疗机构,结合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癌知识科学普及活动,并建立健康管理团队建立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癌症筛查风险评估数据库,动态跟踪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并定期提醒随访筛查,进而提升筛查工作的效率和覆盖面。(完)